接受不完美

這幾天突然覺悟一件事
開端是在於那個“我還是很想改”的心情下出現

我常說自己是善變的而我也慶幸自己是善變的
畢竟不跟著時代變,你就是個毫無彈性的設計人
設計人常常一天會吸收許多大量資訊
發現的問題、新穎的視覺表現、聰明的設計方法或是新知
常常在設計的途中會不斷的想更動過去的設計
然而在這些與工程師合作的過程中
更動是需要花費兩個人的時間成本甚至更多
要學習的居然就是習慣那些“不完美”

10. 沒有「完成」這回事

也許我們都曾碰過設計還沒臻至滿意就得問世的情況,但不要太在意。因為未來未來一直來,馬上便會進入不斷反覆迭代的過程,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宣告「完成」。這並不表示我們可以犧牲品質,比較好的方式是,推出已經達到標準的部分,而非雖然一次通通出籠,卻處處都是無法妥協的瑕疵。

來自今天早上閱讀的一篇文章
這份工作並不浪漫!擔任設計師一年,我所學到的十件事

/
很常看到網友問:
我要如何跟設計師溝通愉快?
or
我要如何跟工程師溝通愉快?
其實問我的話,我真的答不出來
原因是我沒遇過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笑
我反而跑去問我的工程師好友:為什麼有些設計師會跟工程師吵架?

以下是新手UI設計的入行幾個月小心得:
(五人以下小團隊)

我自己想了一下
對我來說良好的溝通是存在于對於對方的尊重與同理心

互相尊重對方的專業是基本,不然你要他幹嘛呢?
要求設計師去學程式語言或要求工程師打開photoshop
我相信都會拖慢整體的工作效率
也不要踰矩對方的專業,外行人指使內行人是很糟糕的行為

有了尊重
再來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想
你不能說,我想改畫面就改畫面
除了一個基本的理由外,當然必須考慮對方做更動動作的時候
要花費多少心力,會不會要砍掉重練?
值不值得?
像我不一定懂程式但我一定會問:這樣更動很麻煩嗎?
如果很麻煩,就在兩者之間討論出一個折中的方案

另外就是儘量在自己的分內把事情做乾淨在轉交給他人
不管是比較有禮貌還是合作效率上比較優

還有個很重要的前提,你的夥伴真心願意把事情做好!

像我家工程師雖然已經得到設計師控懼症(?
但還是樂於接受我的建議
工程師表示:我超怕你講話的(苦笑
那都是因為我發現了問題,而他願意去解決問題
少了這個前提其實不要說溝通
都是熱臉貼冷屁股吧

以上,入行兩個月心得
大家一起努力進步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