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心得有雷,請務必看完電影再閱讀。
請務必看完電影再閱讀。
請務必看完電影再閱讀。
一回家,我就想馬上把心裡的心情寫下來,只能說這部戲太厲害,也厲害的讓人無從說起…
電影結束後,因為是晚場,我跟學妹站在安靜的台北街頭又聊了快要一個小時,我住過半年的首爾,其實跟台北有幾分像,這也是很多人說去首爾很無聊的原因,看著鐵皮緊貼著大廈,那樣的現實感再強烈不過,而我們又是住在什麼樣的空間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我曾經遇過一個來台灣的韓國人,說他不喜歡台北,很亂很落後,我聽到這句話的當下就知道…是有錢人家的吧,你不知道首爾其實跟台北很像甚至有些地方更亂嗎?
這部電影前半段是輕鬆的,我之前看預告以為是喜劇,卻不然到後面就算有笑點卻笑不出來。劇情是由住在地下屋窮困的一家四口,因緣際會下用各種手段讓家人得以在一戶豪宅工作的故事,最後因為發現了房子的秘密,發現了蝸居在地下室的夫婦而引起的連環悲劇。
我在主角一家躲桌子底下那段之後,心情就一路下坡,就像是那位爸爸一樣…鬱悶卻也哭不出來,那說不上的味道、那廉價的內褲,後面再有任何看似有趣的橋段再也笑不出來,但我卻發現電影院中有人笑了,那一笑,笑出了兩個社會的視角,諷刺至極的是電影院的空氣啊!原來…這真的是有人覺得有趣的事情,而坐在他旁邊的人卻是泣不成聲。
後來主角一家摸出豪宅回到地下室的家這段可以說是不灑狗血卻非常高潮的一段,被關在地下室的男子用頭不斷地撞著燈的開關發出SOS摩斯密碼,那一閃一閃的燈期待有人會看見,他一心覺得主人家的小兒子會懂,然而不管他懂不懂,一切他存在的訊息被當成鬼故事,很抱歉,你不存在你只是嚇人的,那些底層人們天大的事對上流社會來說,也不過是個壞掉的電燈罷了。而同時主角一家回到被淹沒的家中,面對著無力抵擋的洪水,也無法做任何的事、管不了鄰居,這段我發現主角家中因為淹水的電燈好像也閃著像SOS的摩斯密碼(但我不確定,可能要看第二遍才能確認),兩個畫面一呼應真的是給心中一個直擊,社會上多少人正在求救呢…有人聽到嗎?
主角一家與前管家夫妻深深地凸顯出在底層的人們不僅自身難保,甚至得踩著對方生存。在電影的畫面中,許多場景都是導演驚心佈置的,最明顯的就是象徵社會階級的地下與陽光,生活在地下的人們,那個困境著實讓人窒息,也說明了在貧富差距的社會中,多數人是被困在階級之中的。像是前往豪宅的路是要爬坡、不斷的向上才能叩門,而在淹水那段主角兒子看著瀑布一般的水往他們家流,他不得不往下回到他底層、像死路的家,為了生存,主角媽不得一腳把前管家踹回地下等等。雖然首爾是在山上的城市所以有許多高低起伏,卻是導演在平凡的畫面中埋的巧思。
「如果我有錢的話,我也可以很善良。」
主角媽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真的在我心中揮之不去鼻頭一酸,我想劇情演的是無恥的寄生一家與天真的富貴一家,主角一家總是說著富貴一家很善良好騙,然而我們都知道如果可以的話、如果有錢的話誰想做惡人,誰想要心虛的在別人家客廳喝酒幻想?我們也能是善良的吧?是吧?
有錢的話,我們就會有餘裕善良了吧?
善良這個詞不僅從主角媽口中說出,也是前管家忠淑口中不斷出現,除了富貴人家,所有的人都位於一個「不得不」的困境裡,想要去相信自己的良善、說服自己他人的良善。當最後以「看似隨機殺人」收場時,導演彷彿諷刺著普羅大眾口中聲稱的正義:那些被無視呼救的人,真如我們所見的是惡人嗎?而看似天真的人真的一點錯都沒有嗎?而當一個社會出現隨機殺人的時候,是否因為有人的生活已經搖搖欲墜,困在無光的地下
最後的憤怒總有最後一根稻草落下,救不了自己女兒的父親卻被要求去開車救主人的兒子,讓我想到我小時候上學,都會經過我家旁邊的雙語私立學校,校門口總是有著一台台送孩子上學的計程車,我看著計程車總想著…這些司機每天不是送著別人家的小孩上學,也許就不能載著自己的小孩上課…
貧富差距社會的階級困境
這部片子,最令人心冷的不僅是電影院裡的笑聲,更是回家後看到某些劇評之後,深深發現自己所能理解的處境與某些人大為不同,我曾看過大罵主角一家是垃圾、人的慾望無限、主角兒子也不想想自己重考四次有多廢、果然是寄生蟲!
不禁深覺諷刺,說這些話的人也許就是生在好人家的孩子,不知道何謂社會的邊緣是有多無助,他們真的是懶惰、不想放手一博嗎?劇中演到的台灣古早味蛋糕倒閉(創業失敗,落得一敗塗地)、透露了主角妹其實很聰明卻沒有錢補習,(拿她來跟女主人一相比,可以突然發現女主人其實除了天真無邪會做的事情很少,甚至不聰明才會被騙)如果讓他們擁有一樣的運氣與機會,是否也是善良的人?階級要如何翻轉?
那個無法翻轉的無奈,導演讓主角爸留在地下室繼續當寄生蟲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