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筆記|設計人踩雷講座筆記

設計筆記|設計人踩雷講座筆記

某天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就去聽了一場關於設計師如何不踩雷的分享,因為內容有太多不可公開太明顯的資訊講者也說不要照相(我確實是沒有照相),所以是哪一場講者是誰我就不講明了,當作是我自己的綜合筆記吧!

過去我們做設計,要怎麼接到好案子都是在「好作品」>「好題目」>「(知道好作品)好客戶」三者之間做良好的循環。這次講者分享的是他過去在各種案子中所遇到的不同的地雷,我覺得很棒的是他針對了各種地雷做管理分析。以前我們設計人之間,講到這類的事情就是慘痛經驗大家一起大腸花舒壓就好了,大多是互舔傷口也沒有個比較好的分析建議,所以後輩們也是肉身擋子彈再來找前輩療傷,這次有前輩願意系統化的分析如何掃雷,完全值得一聽(拜) 繼續閱讀 “設計筆記|設計人踩雷講座筆記"

UI/UX Taipei – 2017 April @ womany滿月筆記(上)

UI/UX Taipei – 2017 April @ womany滿月筆記(上)

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參加UIUX的聚會,一直以來都蠻喜歡這個活動的交流風氣,剛好看到是來自日本的 Goodpatch 團隊設計師來分享,覺得機會難得~也很認真的寫了很多筆記,逼自己要記錄下來,不然手寫了這麼多筆記只有自己看好浪費TwT

上半場:從找出問題開始by Batlo設計師 川又

Goodpatch(http://goodpatch.com)

這場我要大力讚賞翻譯Stephanie Tsao,當場口譯真的非常有條理。川又設計師後來非常佛心的分享了他的slide,而且是翻譯好中文的喔,非常棒!

簡報連結:https://speakerdeck.com/kwmt/cong-zhao-chu-wen-ti-kai-shi-designers-night-at-taiwan

很久之前就玩過他們公司開發的prototype工具Prott,這次主要在分享Batlo被生出來的過程,Batlo是一個由公司內部問題而產生的產品,主要在於幫助設計師與工程師溝通,大家有興趣可以下載來試用喔!
這次覺得收穫最多的是川又先生分享了他從「問題」到「產品開發」的過程: 繼續閱讀 “UI/UX Taipei – 2017 April @ womany滿月筆記(上)"

DRILL DESIGN x tempo講座小心得

DRILL DESIGN x tempo講座小心得

那天匆匆撇到設計發浪分享的活動〈Rhythm〉展覽系列講座之一 DRILL DESIGN x tempo,就馬上報名了,其實在這之前我對於Drill design並不是非常熟悉,剛好沒事就去瞧瞧

講座非常簡單,是由Drill design的安西小姐與mother tool的中村小姐以談話的方式進行,也是我第一次來到朋丁這個空間。先是簡單地介紹了Drill designMother Tool,之後進行到展覽的核心Temple這個品牌。

圖片來源:Drill design

並不是產品設計背景的我,對於展品、設計師的談話都有一絲陌生,像是這次的重點「動態雕塑(mobile sculpture)」,是我第一次深入接觸的東西,他既像雕塑藝術品,又具備設計的想法,對我來說第一眼其實就是一個非常美的物件而已,但很多創作最美麗的地方就來自於他與使用者的互動、或是創作者的自我闡述。安西小姐說道,Temple是以設計為出發點的產品,他跟藝術不太一樣。

也許是跟工程師相處久了,我一直想著這樣的物件對於實用主義者來說,真的可謂櫥窗美術館裡的形式美而已啊!他到底如何使用、目的是什麼,其實並不是那麼的重要,但有趣的是他又是一件在世界各地販售的商品,有趣的就是設計在面臨市場與藝術、形式美中間的自我拉扯,想著想著這件事情就好像Temple的創作品中,維持的平衡,設計就是一個尋找平衡的過程啊!

我們是工廠、職人,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Mother Tool

這趟聽講收穫最大的其實是我對Mother Tool的認識,中村小姐對外總以工廠自稱,而非設計公司,我非常喜歡這樣的理念,就是所謂的職人的驕傲,工廠也是跟設計師一樣可以發光的!觀眾也跟兩位來賓有了很多互動,大家都很關心市場與溝工等等事情,像是設計師會不會跟工廠吵架啊?是否drill design的安西小姐也曾跟工廠吵架呢?

安西小姐從設計師出發:他也曾經跟工廠吵過,他曾經提了一個新想法的商品,工廠提出更簡單的作法想改設計,但做出來可能不好用,雖然成本低⋯⋯然後開始吵架啊喝酒溝通啊(笑)

雖然會花很多時間,但是希望堅持高品質、好用的產品,設計師與協力製作者都一定要討論、溝通去達到結果,即便這是困難的事情,!


圖片來源:Drill design

而從工廠出發的中村小姐則表示:對製作者來說設計師的要求是否很討厭,他們是很尊重設計師的想法。他覺得越難越好!聽完我都要成為中村小姐的粉絲了,一個願意挑戰自我技術的職人真的帥氣滿點,以前要是遇到願意跟設計師來回溝通,挑戰的印刷廠都要謝天謝地緊抓不放了。

會後我私下找中村小姐問了一個問題:中村小姐也是學設計的,那為什麼後來選擇工廠這條路而不是設計師呢?他說一方面是接了家中的工廠,另一方面覺得自己對設計並不是很在行,他覺得自己適合這個位子。我說:我覺得有您這樣的角色存在,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在台灣很少見。

很多人想當設計師,卻很少人要當師傅,一個以自身技藝為傲的職人。設計師的光環在台灣還是比較高,但我期待在各行業中,每個人說出自己的職業的時候,都能像Mother Tool一樣大聲且驕傲。

相關文章:
「製作」在日本是件幸福的事,tempo 企劃的職人技術挖掘之旅
【mother tool】製作與設計聯手出擊,傳統組裝廠創造新商機!

展覽:
展期:9月3日(六)- 9月25日(日)
開幕:9月2日(五)晚間7點
地點:朋 丁 pon ding 2F展場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2F
rsvp: hello@pon-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