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 藝穗節設計初體驗

Work | 藝穗節設計初體驗

這是一篇遲到的催票文,因為「石虎你好嗎?」這齣戲已經在這週一完美落幕了。

這幾天我非常忙碌,就如同當初接下藝穗節的案子那幾天一樣,焦頭爛額,不時的通宵,身上同時好幾個時間軸在跑,去看「石虎你好嗎?」的那天跟我前往藝穗節媒合大會那天一樣,拖著疲憊的身體心底好想放棄,但不管怎麼樣,兩次都證明有前往真好,真好!

當初在朋友的推薦下,報名了藝穗節,跟藝穗節的緣分其實第一屆就有了,不過第一屆是跟朋友去踩街遊行,後來就慢慢聽說藝穗節的設計師媒合活動,一直抽不出空報名,總算焦頭爛額的轟炸期趕在遲到前衝進媒合的會場。 繼續閱讀 “Work | 藝穗節設計初體驗"

「吃書的馬:空白地區workshop 2009-2016 作品選」小心得&推薦

「吃書的馬:空白地區workshop 2009-2016 作品選」小心得&推薦
知道空白地區的Fi是在2003年的那次個展,Fi的小演講就這樣在敦南誠品人來人往的一樓,但其實這場演講印象最深的除了Fi與編輯的對談外,就是「為什麼設計師一定要有種種盆栽逛無印良品的想像」,而後還在學很閒的我又很勤奮地參加了實體展,那是在一間傢俱店裡的小分享,讓我們能實體的摸到書,聽Fi本人實地導覽每一本書的設計歷程,那時候我們才發現一本書裡的魔鬼與巧思。對我這位忠實「讀者」來說,每次逛書店不小心拿起來的有八成都是Fi所設計的書,當然「不想工作」與這次的「吃書的馬」都一定第一時間買回家收藏,雖然這樣說對不起作家,但讀他的設計往往讓我更覺大呼過癮(因為我也是設計人吧)

繼續閱讀 “「吃書的馬:空白地區workshop 2009-2016 作品選」小心得&推薦"

Type Pro: 台北 2016 字型論壇筆記 – 下午場

Type Pro: 台北 2016 字型論壇筆記 – 下午場

這次論壇的小遺憾就是餓肚子,因為中午時間的誠品松菸到處都是人,下次大家要來松菸長時間逗留記得帶個糧食…

小林章—和字體巨人工作

聽小林章先生的演講這是第二次,非常喜歡小林章先生的分享,和他樂於散播知識的心,這次他分享的是跟隨在Herman Zepf 與Adrian Frutiger兩位大師身邊的經驗,而這兩位大師都在去年告別人世,非常令人不捨,很慶幸也有小林先生這樣的人傳承下來大師的精神。 繼續閱讀 “Type Pro: 台北 2016 字型論壇筆記 – 下午場"

字戀小聚|回到漢聲聊照相排版筆記

字戀小聚|回到漢聲聊照相排版筆記

thumb_IMG_4807_1024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小聚,如果要形容這次的心情,大概是“我媽為什麼問我跪著回家”。漢聲可以說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像是最廣為人知的漢聲小百科、漢聲出的童書、漢聲雜誌,想必陪著許多人長大。這次小聚跟以往不同,改在漢聲巷舉辦,當初看到主題正中我心馬上就報名了。 繼續閱讀 “字戀小聚|回到漢聲聊照相排版筆記"

學習筆記|當平面設計碰到介面設計

這份學習筆記紀錄於2015/10/5,我期待未來我的成長。
也寫給做平面的朋友,心路歷程參考

永遠陌生的領域

前幾天轉貼了這篇文章不要用平面設計的思維做 UI讓我思考了關於自己一路的學習歷程,嚴格說起來我不太敢稱自己是UI設計師,對於社群的邀約總是有些戰戰兢兢,深怕自己在陌生的領域給人鬧笑話,然而,作為設計師其實連對本業“平面設計”、“商業設計”我都時常覺得陌生,陌生的是每一項活生生的專業領域裡,越是深入越是覺得自己的不夠。回想起第一次做互動介面相關的設計是網頁,講起來是很無痛的過程,所謂的無痛是指沒有跟工程師吵架或是做出不能用的畫面,雖然一年前我的作品有著一些大問題像是:看起來不像按鈕的按鈕(笑),這個問題從一個曝光度很高的網站割闌尾V計畫可以看出來,不過另一方面來說也有人說這是一件很打破框架的事情,要我保留這樣的思維,畢竟現在很多網站都“長得太像”了。 繼續閱讀 “學習筆記|當平面設計碰到介面設計"

平面設計的價值

今天在騎了整天腳踏車回到家時
收到一大串好朋友的抱怨信息
關於身為平面設計人領域的我們一些哀傷

其實,進入台科之後有很多工設的朋友
有時候跟他們在一起時
會小小的自卑,對於他們跨的過來而我們跨不過去的彼此門檻
感到自己做商業設計得價值很低
有時候無聊看看人力銀行的起薪
工設也是可能高商設個一萬
如果給我重選的機會
我想讀工設

有時候內心會這樣想著….

(當初老妹選志願我也是一骨腦的把他推去選工設)
雖然我不明白工設人的辛酸努力
但在我眼中
我也覺得他們比較厲害
這是偶爾的小想法
在眾多設計領域中
商業設計總是很無奈的被社會大眾不明白
室內設計、建築設計、工業設計
那些帶有專業門檻很清楚的科系
大家都知道他的不容易
而在一些坊間補習班(xx電腦)的攪局下
平面設計變成你把工具學好就可以做的一門工作
於是
他們也開始自稱設計師
姑且不論他們做的多醜,市場上多半要的是幫他們完稿的美工
幫他們多複製幾個聶永真、王志宏風格

講到這裡有些好朋友一定會跳出來對我說
“不會阿,我覺得你很厲害"
這樣的話我聽過無數次
我很感謝這樣的稱讚讓我持續再走這條路
但是"很厲害"跟"能不能糊口"不見得成正比
稱讚我厲害的人真的會花設計費嗎
我們總要花一半的時間在教育客戶、教育親朋好友
在設計費之間拉扯
大家都想省錢,我也遇過客戶在結案的時候說:託你的福現在我會用以拉了

我一點也不高興
我教育失敗,他以後就自己來了,他要的是一個美工

會以拉的人說真的一點都不怎麼了不起
這個社會的美學素質一直都這麼低落的話
我們一樣是沒價值的一群人
累積經驗的同時要努力的去闖名聲
作品漂亮但默默無名的設計師在一般大眾眼中都是一樣的
他們分不出來
/
最近跟工設朋友聊說想學做UI
他說UI根本不用學阿
那個很簡單(仔細想想確實是平面設計師也可以做的事情)
他說GUI反而比較難
可是我有時候會看到GUI的起薪比UI還低
而且UI設計師常常要求工業設計背景
所以我還是做GUI吧哈哈哈

讓我有點迷網
對於是否堅持做傳統平面設計
我會動搖
我很喜歡創造,最近發現比起做設計
我更希望自己是插畫家

記得課堂上老師問過
你的專長是什麼
我答不出來,真的!!
我到底擅長插畫、編排、海報視覺、字體、動畫還是攝影??????
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
因為我們總是被要求什麼都要會

即將進入職場
常常會看到美工助理這樣的職位
簡單來說就是打雜,你要會行銷企劃、行政事務、倒茶水買便當
最好會做美編這樣公司不用請設計師

雖然以上我都可以做
但是很明顯這樣的工作,美編變成附加價值
/

發洩完是希望自己堅持住
我知道這塊島上一樣有許多職業跟我們一樣不被理解與尊重
由其是你無法在過年面對一堆親戚的質問
最後只好說
恩就是廣告設計啦,喔也可以算是藝術啦(無奈xN次方)

輸不知,我們是一群有著藝術感性+商業觀念的科學職業
更不明白了吧
他就是設計
你傷不起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