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筆記|和客戶溫情書寫

設計筆記|和客戶溫情書寫

(圖片來自林旺-包紅茶粉絲團)

大概是昨天或前天,我收到了一封來自老客戶的報價回應,因為預算有限希望可以便宜一點,大意如此但文筆中透露處一點不好意思。接案至此也不是第一次遇到殺價,我個人是不喜歡殺價的人,去外面買東西也從不殺價,因為我不喜歡,尤其在設計創作的領域,遇到砍價總是先砍客戶的分數,有時候會覺得打折做設計在送人情,但事實上很少有客戶會覺得你在送人情。
這個客戶合作好久好久了,是我還沒畢業就合作到現在的,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優良客戶,除了ㄧ些實務上的考量甚少改稿,該加價調整的時候也不會凹設計,常常收到的都是「怎麼辦三款我都好喜歡,讓我們討論一下」,而最後很可愛的一個禮盒想要印兩款。我一直以來都是對自己設計極度缺乏信心的人,我好擔心對他們這樣的小規模公司來說,我的設計真的能為他們帶來效益嗎?我好擔心他們花了錢請設計卻沒有幫到忙,畢竟現在架上漂亮的東西也不少。當初我幫忙做的logo走到今日其實我自己也不滿意了(畢竟當年我只是學生有著甚多不成熟),每每再次接到案、看到那顆logo心中總有著不踏實,然而這都是我自己的想法,客戶從沒說過什麼。 繼續閱讀 “設計筆記|和客戶溫情書寫"

日常|在我成為了遊戲患者

「你是遊戲宅女嗎?」曾經有人這樣問我。

圖片是我最近很喜歡的Dota英雄:Dark Willow,我喜歡操控他的時候聽她古靈精怪的英國腔講一些酸言酸語,前陣子才知道有些英雄角色操控起來順不順手會跟你這個人的思考邏輯、或是人格想法有極大的關係,這件事讓我瞬間覺得玩這個遊戲超級有趣的!一邊玩ㄧ邊有頗析自己的感覺。

昨天下午跟室友看了一場Dota世界賽(雖然我看到睡著XD),晚上躺在沙發上看一級玩家的小說,津津有味,一級玩家說不上是劇情有多厲害的作品,中規中矩但過程卻一點都不馬虎的呈現一個世代的娛樂文化與一群逃離現實的冒險。我是極度喜歡玩遊戲的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變得更加劇烈,我想也許是小時候被壓抑的反彈,在擁有買得起主機的能力與自由之後漸漸地想要填滿兒時無法玩遊戲的空洞,我常常跟室友聊遊戲,他是遊戲專家,打開steam遊戲可以跟一個女孩的衣櫃有得比,常常聽他說以前是如何如何玩魔獸玩到天荒地老、星海爭霸等等,或是各種遊戲設計的故事、遊戲產業的各種分析,然而此時的我再去玩魔獸已經錯過的那一個時代有的共同經驗,就像我從沒有看完過灌籃高手與獵人,小時候總是無法跟上同學的話題,回頭一樣樣補起來是長大的我正在做的事。 繼續閱讀 “日常|在我成為了遊戲患者"

日常|愛屋及烏的生態系

日常|愛屋及烏的生態系

開始養我家的小刺蝟已經一年多了,上次經歷過鄰居洗劫我的麵包蟲農場之後,就特別地做了各種防盜措施,免得我家的小刺蝟斷糧,但我跟室友都是很喜歡動物的人,尤其是會特別關心城市中的小動物們,覺得讓附近的麻雀、鳥類來打打牙祭倒也無妨。我們還觀察到,麻雀們會圍著被我關得緊緊的塑膠盒,嘰嘰喳喳討論要怎麼破解,因為可以看到裡面的蟲蟲實在太誘人啦!!

有一天就發現家貓因為想看來搶劫面包蟲的麻雀,而闖進了平常不敢踏進得廚房區,看他認真的眼神,看得津津有味,於是我們決定來「佛系養鳥」試試看會不會有鳥類拜訪。因為麵包蟲實在是太高級,我們就買了鳥飼料放在窗台,第二天開始,早上五點就來了一大群早起的鳥兒,說真的是吵死了我的天啊…可是鳥好可愛,每隻都圓圓呆呆的( ♥д♥) 繼續閱讀 “日常|愛屋及烏的生態系"

第二次元|薩爾達曠野之息原聲帶-初回限定開箱

第二次元|薩爾達曠野之息原聲帶-初回限定開箱

大家好,身為一個海拉魯廢人,為了將自己的身心靈都充滿海拉魯的氣息,在薩爾達曠野之息原聲帶公開預購的時候,就不慌不亂的掏出我的信用卡貢獻一波,今天終於收到了熱騰騰的原聲大典(ノ>ω<)ノ

也許當時是因為時之笛入坑,薩爾達傳說對我而言,除了遊戲本身之外,他的音樂一直都佔有我心中的一席之地,我就是那個會聽到海拉魯平原主題曲激動落淚的人啊,原聲帶怎可不買,下一次希望有機會能去聽薩爾達的演奏會(今年並沒有巡演消息)。曠野之息的遊戲規模很大,雖然玩的時候不太會注意到音樂到底有多少首,拿到原聲帶的時候才知道這款遊戲原聲帶可以塞滿五張光碟200多首有長有短的歌,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地點、環境音、特殊音效與角色主題歌通通收錄。 繼續閱讀 “第二次元|薩爾達曠野之息原聲帶-初回限定開箱"

筆記|《安尚秀’s.活-字.》講座筆記(下)

筆記|《安尚秀’s.活-字.》講座筆記(下)

接續上篇 筆記|《安尚秀’s.活-字.》講座筆記(上)

問答

後面開放QA,但我覺得可能是翻譯的關係,老師回答的有點言不及義哈哈

Q:Pati 這間學校的宗旨有提到「無競爭」,為什麼呢?

A:設計是創意,但什麼會扼殺創意呢?競爭會扼殺創意,當大家在爭誰是第一的時候,速度都要快。Pati 希望創造出一個適合創作的環境,所以必須要無競爭。 我們都知道成績單不等於人生,雖然有時候這件事還是必然會發生、事與願違,老師認為教育是為未來做準備,必須去實驗、去冒險,去達成那個有創意的未來,雖然將競爭消除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他仍想去試。

老師在大學的時候 Lettering 這科成績是 C 等,但最後回來當教授,讓其他教授很驚訝,他總是想如果當年我拿 A 等,是否就有不同的人生?

競爭會扼殺創意,我想是我在往後日子會常常想到的一句話,我們總是在無意間競爭,儘管不刻意,也會不小心的對他人的優秀產生心理不平衡,而失去自己,如果那個對設計、對喜愛事物的初心消失之後,也許再也做不出更好的作品了吧。 繼續閱讀 “筆記|《安尚秀’s.活-字.》講座筆記(下)"

碎唸|那些勞基法與我

碎唸|那些勞基法與我

「你要不要簽時代力量的公投連署?不過你現在是資方了這些好像沒什麼差吼」

雖然我是說我要研究一下下(但已經過了XD),但說是身為資方我自己是沒什麼感覺,畢竟自己接案就是自己勞役自己的資方與勞方結合體,會說現在的勞基法對我沒差一方面我的雇主是自己、一方面也是因為當前修法是對資方有好處的,但我卻無法感到一絲喜悅,大概我就是無法換了位置就換腦袋的人吧,你要怎麼保證「你這輩子都是個資方」。我是悲觀消極的,如果有一天你的工廠燒了、公司經營不善收了,為了生活是不是還是要回去當了方呢?正是因為有太多自私的資方所以才會有勞基法誕生不是嗎?最近週末無事的時候,我躺在床上突然感嘆「啊…有週休二日真好,小時候好像週六還要上半天課…」,當時應該也是很多老闆哀哀叫吧,覺得慶幸的自己躺在床上想著,能好好睡上一覺或是出去走走陪家人何其幸福啊… 繼續閱讀 “碎唸|那些勞基法與我"

日常|努力練習接受自己,包含外貌

日常|努力練習接受自己,包含外貌

最近在老家裡發現了小鬱亂入,就帶回來看了

最近也買了幾本在講心理與憂鬱的書,雖然稱不上憂鬱症,但對於憂鬱症的瞭解讓我擔心自己被小鬱纏身,有狀況就會盡快解決、透過書寫與人交談或者哭泣來讓小鬱離我遠一點。大概是從研究所開始,我知道了「加油」不是一句可以隨口說的話,漸漸不再對他人說加油,也不對自己說加油,卻而代之的是叫自己或是朋友要休息,在這個資訊、人際關係快速膨脹的時空下,我們都太辛苦了吧?

自從開始寫論文,自從外婆過世之後,我變得越來越容易哭泣,感動的哭泣、傷心地哭、無奈地哭、沒來由的哭,如果有那種一分鐘掉淚的考驗,我絕對馬上合格,那段時間跟太多重要的人分分合合,開始要面對許多社會議題,好像此時才長大,但又因為沒長大所以處理不好所有的悲傷與思念,處理不好壓力與無盡的自我要求,一停下來休息就會焦慮,不休息卻疲憊不堪,所有的情緒都形成一個巨大的壓縮體,季節性一次次低潮。 繼續閱讀 “日常|努力練習接受自己,包含外貌"

日常|去了一趟中永和

日常|去了一趟中永和

那一天,帶著緊張的心情早早離開正在兼差的公司,搭了很久的車到了中永和的印刷公司,平常的業務實在是很少要印刷,對於印刷的各種心虛與不熟練浮上心頭。
印刷公司老闆是個很多話的大叔,就這樣,六點見面講到九點才離開,講了很多印刷需要注意的知識之外,也講了很多做設計的事,離開時,不禁有種懷念之感,大概好多年我的身邊沒有像這樣專業的「長輩」給予指教了,大部份時候都是一個人去試去闖,身邊就算有年紀較大的人也是不同領域的朋友,依靠彼此的專業,但在設計上卻很少能有交流的機會,那一晚雖然敦敦教誨非常久,卻依然令人高興。 繼續閱讀 “日常|去了一趟中永和"

日常|所謂步調和生活

我想我是幸運兒可以在這邊思考生活,是福星高照的孩子。

去了荷蘭一個禮拜多回到台灣,很累感冒之外,帶進入一種放空與空虛的感覺,積極感在飛機落地後一掃而空,也許是因為累了。

這一兩天行李收拾得差不多,成堆的設計展文宣和照片都還沒開始整理,奇怪的是不如之前去日本那樣興致勃勃,反倒是出門買了菜、把廚房跟家裡整理了一番,客廳工作室的燈換了,腦袋緩慢地處理著一件件代辦事項,各種案子,又想搬出台北了吧。

去歐洲之前早有耳聞歐洲的步調和生活,對庸庸碌碌的亞洲人來說已經是天堂,但實際上接觸過還是有點衝擊,當你經過家家戶戶佈置的溫暖的荷蘭人家,明明是平日的白天,會看到透著自然光的室內有人正安靜地閱讀或是用電腦,逛街會遇到結伴的老人一起挑選窗簾,太陽下山後滿街都是人坐在路邊喝酒聊天吃飯。那我們到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該不會都在唸書吧?」

我記得德國朋友一臉驚訝地跟我聊著大學生活。

是有多少幸運和努力才能讓我過著現在還算愜意的生活,雖然有時候會讓自己不小心過勞,一但想到生邊各式各樣辛苦生活的朋友,就覺滿足,人生百百味,心中就是如此惆悵的回到了台灣。

設計筆記|設計人踩雷講座筆記

設計筆記|設計人踩雷講座筆記

某天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就去聽了一場關於設計師如何不踩雷的分享,因為內容有太多不可公開太明顯的資訊講者也說不要照相(我確實是沒有照相),所以是哪一場講者是誰我就不講明了,當作是我自己的綜合筆記吧!

過去我們做設計,要怎麼接到好案子都是在「好作品」>「好題目」>「(知道好作品)好客戶」三者之間做良好的循環。這次講者分享的是他過去在各種案子中所遇到的不同的地雷,我覺得很棒的是他針對了各種地雷做管理分析。以前我們設計人之間,講到這類的事情就是慘痛經驗大家一起大腸花舒壓就好了,大多是互舔傷口也沒有個比較好的分析建議,所以後輩們也是肉身擋子彈再來找前輩療傷,這次有前輩願意系統化的分析如何掃雷,完全值得一聽(拜) 繼續閱讀 “設計筆記|設計人踩雷講座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