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X Taipei – 2017 April @ womany滿月筆記(上)

UI/UX Taipei – 2017 April @ womany滿月筆記(上)

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參加UIUX的聚會,一直以來都蠻喜歡這個活動的交流風氣,剛好看到是來自日本的 Goodpatch 團隊設計師來分享,覺得機會難得~也很認真的寫了很多筆記,逼自己要記錄下來,不然手寫了這麼多筆記只有自己看好浪費TwT

上半場:從找出問題開始by Batlo設計師 川又

Goodpatch(http://goodpatch.com)

這場我要大力讚賞翻譯Stephanie Tsao,當場口譯真的非常有條理。川又設計師後來非常佛心的分享了他的slide,而且是翻譯好中文的喔,非常棒!

簡報連結:https://speakerdeck.com/kwmt/cong-zhao-chu-wen-ti-kai-shi-designers-night-at-taiwan

很久之前就玩過他們公司開發的prototype工具Prott,這次主要在分享Batlo被生出來的過程,Batlo是一個由公司內部問題而產生的產品,主要在於幫助設計師與工程師溝通,大家有興趣可以下載來試用喔!
這次覺得收穫最多的是川又先生分享了他從「問題」到「產品開發」的過程: 繼續閱讀 “UI/UX Taipei – 2017 April @ womany滿月筆記(上)"

Type Pro: 台北 2016 字型論壇筆記 – 下午場

Type Pro: 台北 2016 字型論壇筆記 – 下午場

這次論壇的小遺憾就是餓肚子,因為中午時間的誠品松菸到處都是人,下次大家要來松菸長時間逗留記得帶個糧食…

小林章—和字體巨人工作

聽小林章先生的演講這是第二次,非常喜歡小林章先生的分享,和他樂於散播知識的心,這次他分享的是跟隨在Herman Zepf 與Adrian Frutiger兩位大師身邊的經驗,而這兩位大師都在去年告別人世,非常令人不捨,很慶幸也有小林先生這樣的人傳承下來大師的精神。 繼續閱讀 “Type Pro: 台北 2016 字型論壇筆記 – 下午場"

碎念|考試,制度,藝術的大學術科聯招

我是高師大視覺設計系第二屆畢業校友,對於此事有感。

事件資料: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31402923736235.1073741878.371420839734444&type=3


這幾天演得轟轟烈烈,本來還在搞福祿猴的我不得不關心一下母校在搞什麼名堂,身為校友被罵一半了還是有點感覺(雖然畢業的時候就差不多要把畢業證書給扔了),接下來要說的是一個大環境的問題,也是畢業多年腦袋有長進才想到的。

事件的問題已經很清楚了,所以就來聊一下相關的事情吧,也歡迎有想法的人跟我討論。

繼續閱讀 “碎念|考試,制度,藝術的大學術科聯招"

給畢業生:台灣不需要這麼多聶永真

標題好像有點聳動,但其實是寫給設計系畢業生的:
前陣子才收到學妹的來信,發現我的唬爛真的很適合開導人啊
畢業季到了,今年又有多少設計系學生畢耶了呢,雖然不是什麼特別的前輩(不要在誤會我是某學校老師了),但每年畢業季總有不同的感觸:阿阿大學畢業四年了啊(菸)
標題這麼聳動也是因為某次受邀到中原建築,被台下問說:為什麼你說台灣不需要那麼多聶永真?我還真忘記我幾時講過這話,講過的確是要負責,我看著發問同學的表情真的是一臉惶恐,同學啊,我不是說聶永真不好,而是要你們做自己啊!

繼續閱讀 “給畢業生:台灣不需要這麼多聶永真"

設計是一種化學反應

前天讀了這篇BEHANCE創始人!設計師只會設計就弱爆了…

覺得想法不謀而合偷偷暗爽(最近只要想法與前輩或大師不謀而合都覺得爽),在我對設計的一個觀點裡,有一點就是設計是一種方法,是一個buff機(宅了),它可以加成在任何領域產生作用。
這件事情就讓我想到大學的一個老師說:設計師不做設計都會賺錢。一來老師諷刺說台灣設計環境惡劣,二來也指出了設計人在過往的訓練當中,創意思考與規劃的能力可以轉化成為加成作用,加上設計師的美感能力,他去做產品的話就可以包裝的很好,用很好的文案騙騙消費者之類的。 繼續閱讀 “設計是一種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