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參加UIUX的聚會,一直以來都蠻喜歡這個活動的交流風氣,剛好看到是來自日本的 Goodpatch 團隊設計師來分享,覺得機會難得~也很認真的寫了很多筆記,逼自己要記錄下來,不然手寫了這麼多筆記只有自己看好浪費TwT
上半場:從找出問題開始by Batlo設計師 川又
Goodpatch(http://goodpatch.com)
這場我要大力讚賞翻譯Stephanie Tsao,當場口譯真的非常有條理。川又設計師後來非常佛心的分享了他的slide,而且是翻譯好中文的喔,非常棒!
簡報連結:https://speakerdeck.com/kwmt/cong-zhao-chu-wen-ti-kai-shi-designers-night-at-taiwan
很久之前就玩過他們公司開發的prototype工具Prott,這次主要在分享Batlo被生出來的過程,Batlo是一個由公司內部問題而產生的產品,主要在於幫助設計師與工程師溝通,大家有興趣可以下載來試用喔!
這次覺得收穫最多的是川又先生分享了他從「問題」到「產品開發」的過程:
不管什麼樣的產品都是從「問題」開始
設計學到後來,尤其是在觸碰到介面設計之後,深深覺得解決問題是設計師能力的核心,雖然人人喊著美感教育、要一個美麗外表,但時常被人們、甚至是設計師本身忘記的是解決問題與發現問題的能力,如果無法清楚定義問題、發現問題,再美麗的東西都失去他最原本核心的作用。
川又設計師發現他們在給予實際已經安裝好的app回饋的時候,總是困難重重,雖然是小問題卻常常被忽略且造成困擾。
除了發現問題,要怎麼延伸出其他的可能性?他提出了以下三種方法:
1.觀察
2.了解使用者的潛在需求
3.延伸想像力解釋
這三種方法在上面的slide都有詳細的介紹,我自己非常喜歡川又先生整理各類方法、他收集資訊的架構,也是我認為多數設計師所缺乏的一個能力:整理
很多設計師有著純熟的製圖技能、美感,現在社會上有很多設計師都能夠輕易的做出漂亮的東西,然而多數設計師缺乏將資訊系統化表達,講述或是挖掘資訊的能力。川又先生提到的訪談方法其實不只是在使用者研究,我認為可以應用在各類的設計案,只要你的設計會接觸到「人」,設計師就應該再動手前「問個水落石出」
了解使用者的潛在需求:怎麼問,深度挖掘問題
這邊他引用的是日本富士通的一份研究方法:理解顧客的方法。不過是日文的,大家還是看川又先生的簡報就可以了
AIm Interview的特徵在於把焦點放在「認識人」
→引導出「潛意識」
→透過「6眼模式」來捕捉人的特徵
潛意識
所謂「潛意識」 雖然平時不太知道怎麼用言語表達, 但只要努力就能夠具體表述的、感覺上的事情。 可能是本人沒注意到的問題以及刺激動力的事物。 也就是「真心話」。
其實多數人在描述事物的時候,都由自身習慣的觀點去講,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觀察力敏銳甚是很細心,這時候設計師的「問診」就會決定對方是否能吐露實情,可以想像醫生在問病患哪裡不舒服,表達能力不好的人也許只會說我「肚子痛」,然而肚子痛的原因百百種,如何痛、何時痛、哪個部位痛就是必須被問出來的。設計師在訪談時要儘量地將人們推出自己平常習慣的說話方式
六眼模式
這邊川又先生引用的六眼模式來自於這本書本当の自分がわかる6眼心理テスト,感覺很有趣不過貌似只有日文版…
在這張圖中是有一些相對性的關係,一個人的意識可以藉由這幾個面向構成,如果他是一個習慣述說感覺的人,則以邏輯的觀點去進行旁敲側擊;有些人則習慣從自己本身說起,而未來與過去則是串連起整件事情、整個意識的時間軸。其實不管是人事物,都可以藉由過去知道「原因」,藉由未來得知「期望或方向」
以我個人舉例來說,我常常遇到有人跟我說:「我希望你能幫我做好這個網站。」一句話裡面就有很多面向可以問個仔細:
「我希望」(未來、過去):這是他個人的觀點嗎?那麼這個專案、團隊、你的目標族群是如何希望?
「做好」(感覺、個人、集團):所謂的做好是說目前網站上有哪裡是需要被改善的嗎?過去有什麼事讓你不滿意或是感到困擾的嗎?你期待的好具體來說是什麼樣?可以舉例來說嗎?
「這個網站」(邏輯、過去、未來):之所以做成網站而不是其他媒介本身有什麼考量嗎?網站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功能?
延伸想像力解釋:天馬行空吧
這部分可能是設計師最常被人樂道的魅力所在:想像力
在收集了許多資訊,定義好問題之後,就可以針對問題進行發散。可以想像我們已經將各種火藥、材料做成了一發煙火,筆直升空中華麗的噴發吧!
川又先生這邊的簡報完全讓我會心一笑,其實給我很大的啟發,因為我個人一直將介面設計這個工作視為「收斂」再「收斂」的工作,幾乎很少對介面進行所謂的「天馬行空」,畢竟要是做出工程師想發人的東西是否徒增困擾?然而最近確實對於自己制約自己的這件事情感到灰心,也許偶爾應該用更發散的方式來想事情,才能在現有的架構下突破出一條新的路
非常可愛的手稿,想不到會是這樣立體的呈現呢XD
最後的結語我非常喜歡:
謝謝分享!!我這邊看有掉圖QQ 期待下集~XDDD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