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到羅馬-旅行的意義

「不知道從北京到羅馬的風景如何?」某一天,也許你的朋友也會這麼對你說。
也許要問馬可波羅,也許要問過去的絲路商賈,到底從北京到羅馬要走過多長遠的路,才會來到地球的另一側?過去絲綢之路上的城市,在當代會是什麼樣貌?
打開地圖,標誌北京和羅馬作為起點和終點,畫出橫跨歐亞的路線,找出每個旅居駐足的城市,並帶回一路上吸引自己的風景。
結束了連續四週的「從北京到羅馬的影像敘事」系列講座,下面連接有一些支離破碎的文字跟照片,可以點進去隨意看,當然還是比現場聽少很多東西…聽到第二場驚為天人的我還把我媽也拖去聽,然後我媽除了認真筆記之外,一直跟我碎念說你不可以,一個女生太危險,害我有點後會自己應該長得再抱歉一點,可能我媽就會讓我上路(方向誤
【旅行Buffet】從北京到羅馬的影像敘事1-北京到烏魯木齊
當初在朋友的介紹下得知這個分享,看了講者的作品、文字,還有一句「從北京到羅馬的風景」,也不知道哪來的衝動就一口氣報了所有場次,九月的每週二我都會到 大可居 青年旅館 Duckstay Hostel聽故事,今天就好像也結束了一樣的旅程一樣,在最後一場要說「終於」也不是、要說「獲得什麼」,好像也說不上來,就像講者最後在羅馬的旅程。遲遲到第四週才分享心得,但其實從第一週就有各種震盪與反思,我想著自己旅行的方式,與旅行的意義。
圖片取自http://originalnaive.wixsite.com/originalnaive
圖片取自http://originalnaive.wixsite.com/originalnaive
以前我總會覺得某種方式的旅行才具備他珍貴、不浪費時間的意義,然而未曾考慮到所有人看待事物的觀點,對有些人來說就是要踩點拍合照、對有些人來說就是度假放鬆、對有些人來說是找尋或是創作。我想著對我來說,旅行是什麼?
其實講者的旅行方式是我蠻嚮往的,但也很迷茫的,畢竟我是我、他是他,他的目的性與方式不一定對我是適合或是有意義的。連四週聽下來,每一週都有人問:「這趟旅程你得到什麼?對你的人生有什麼改變?」,我一直都蠻認同他的答案,也是我看待旅行、生活的態度:我們無法再一次的事件或是旅程中一夜長大、真的獲得什麼,而是這些經歷、回憶內化為自身的觀點,在長遠的人生道路上發酵。很多時候我們出國的那短短幾天,當下可能都沒什麼,而真正自省、思考的是回來後與生活的交錯,就我自己而言,有時候總會想起某個國家某一位一面之緣的朋友,或是某一個城市的某些景致,往往漂亮的照片、觀光名勝都不是重點,那一個當下總是來得這麼不經意而揮之不去。
大部分的人都很在乎所謂「做這件事情的意義與獲得」,今天有個年輕人去流浪,出發前都會面臨質疑與壓力,玩個pokemon Go都有人跟你說不如去看書,就像成長過程中,是如此重視成績一般。老一輩的觀念也許是努力工作一輩子退休好好玩,但我更覺得看待旅行的方式就是決定你生活的方式,也許對度假放空派的人來說,真的就是花錢遊覽,然而對於藝術創作者、文化愛好者或是善於自省與觀察的人,一次的旅程勝過參加一次研討會吧。
圖片取自http://originalnaive.wixsite.com/originalnaive
圖片取自http://originalnaive.wixsite.com/originalnaive
我非常喜歡張靖驩的攝影作品,有一種不干擾、不去侵略性的寧靜,像是一個細心的旁觀者,呈現出當下與自然的美,四週的分享裡我最喜歡的是哈薩克到俄羅斯這一場,雖然這是講者一段孤獨、無人可聊天講話的旅程,但對我來說不管是影像、故事都是最純粹的一段。而且我真的是被北疆還有哈薩克的風景驚艷到嘴巴合不起來了(美哭)。
最後的小知識非常趣味,旅行在古法文中有苦行、修行之意,對於古人來說這樣的移動確實勞累,對現代人來說意義又大不同了,對你來說旅行是什麼呢?

Chang, Ching-Huan Photography

http://originalnaive.wixsite.com/originalnaive

臉書粉絲團

幫工商~他的明信片非常美!!質感也很好,因為講者花光了他畢生積蓄,喜歡的人快贊助一下他的下一餐(被我講得好誇張… 明信片訂購頁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