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台灣已經快兩個禮拜了
時間過得如此快,這段時間一直有些對於家鄉的想法
那是出去生活過的小小感受
記得剛回來的第一個禮拜對於自己家鄉的種種不適應
例如
去外面吃飯不一定有冰水喝
室內異常寒冷(因此還感冒了)
每個人講話我居然都聽得懂(這很正常好嗎)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變得輕鬆
亂糟糟的招牌和視覺設計
狹小的空間
數量非常多的機車和髒空氣
路上的型男美女沒那麼多
好吃的食物到處都是好開心
矮矮的樓房新舊夾雜的公寓
我們總是在去過日本、韓國或歐美那些先進國家後
用國際的標準來檢視自家的大門
台灣的街景、穿著、產業
尤其在挑剔的設計人眼中
台灣真的是醜不拉基的東西到處都是
那天在整理行李的我突然發現了一件事情
雖然我們真的不時尚
路人穿著品味真的不高
有點亂有點小但是不會太髒
這不就是“家"的感覺嗎
家總是亂亂的東西很多還捨不得丟
永遠都做不到像是樣品屋那樣高級的氛圍
不過有點溫暖
有點舒服,濃厚的生活感
說到底台灣從環境到人都散發出那樣緩慢的自在
慶幸我們的高樓沒蓋這麼快
讓年輕一代的我們有機會體會老一代的生活
慶幸我們的外貌標準沒這麼高
我們可以用健康舒服的樣子走在馬路上
雖然台灣總是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但這些日子
重新用觀光客的角度看台北
他有那麼一點可愛
開始騎著腳踏車穿梭在城市中
時速30的速度
剛好就是風吹起來最舒服的速度
看看接景環境最佳的速度
我相信
台北用自己的腳步在進步著